A股经历7月的“端午劫”后直接“疯牛”入“疯熊”,市场陷入担忧,创业投资霜降。统计显示,8月VC市场披露的案例为106起,投资规模仅为14.71亿美元,而7月则为186起,73.92亿美元,投资数目和金额规模呈现双双回落态势,而PE市场披露的案例仅为20起,投资金额更是仅为7.76亿美元。
与A股股灾一道而来的还有宏观经济减速,这可能使创业者的信心动摇:美好的创业时光还会继续吗?还有没有必要关注哪座城市才是创业梦想家们的摇篮?
答案是肯定的。此次“中国大陆最佳创业城市”榜单是由创业邦连续第四年发布,此间三年,大致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个经济短周期的长度。创业邦研究中心搜集了自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国VC/PE投资市场的基金募集、投资数据,进而发现,8月创业募投资骤然跌落不过是向着均衡趋势回归。换言之,这是对之前出现的创投狂欢的修正而不是真正冰点的来临。如果考察更长周期的募投资数据,比如八年、十年,或许我们甚至会觉得这个8月还算是创业繁荣的月份。
“创业繁荣”,不是一群爱折腾的人头脑发热的产物。这里至少有四个支撑的论据。
其一,经济转型,依靠创新激发增长动能从上至下已经形成共识,关于鼓励和促进创业的各种政策和服务仍将源源不断地出现。
其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孕育了一个基础庞大的富裕阶层,也扩大了知识阶层,从创业所需的资金和创业所需的必要的技术手段和知识储备来讲,创业成为可负担的行为。
其三,实用主义盛行的社会风气,使得对财富、成功、名誉的追逐在今天不再是令人羞于启齿的话题。马云、刘强东等商业明星带来示范效应的同时,也激荡着青年们渴望商业成功的心。
其四,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创业红利在今天远没有被完全开发。这也是为什么一谈起创业,就会联想到互联网创业,联想起“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原因。
说到底,股灾、经济减速不足惧,创业繁荣还会继续下去,只不过相比此前的“狂热”会显得冷静些。既然如此,最佳创业城市的推荐依然有必要,因为不同城市不同的创业基因、气质和禀赋条件总是要吸引不同类型的创业者。
为什么是它们?
将创新能力放在最核心的位置,是因为创业邦研究中心认为,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在现在和未来都可容纳更多的创业机会。考察创新能力时,我们把创新看成是一个“投入-产出”系统,由此设置了18个可以反映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比如衡量投入的独立科研机构数量、研发人员数量、企业研发支出、VC/天使投资案例,衡量产出的专利密度、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情况,等等。今年的中国大陆最佳创业城市评价体系中,创业邦对2014年的指标做了一些修正和增补,但总体还是将城市的创新能力作为考察的核心项。此外,我们也关注城市的宏观物质条件,创业成本、创业活力以及宜居程度。
宏观物质条件主要考察城市的GDP、消费能力、市场容纳能力等。创业成本主要关注城市的劳动力成本、租金成本以及宏观综合税负。创业活力则以中小企业的数量、产值以及创造的就业为度量。而城市的宜居程度则综合考虑了置业压力、公共服务提供能力、环境质量等因素。
九次方大数据是榜单的独家合作伙伴,搜集和整理了各项指标涉及的所有数据。此外,创业邦研究中心建立了组合评价模型,将由因子分析得出的客观评价结果和由德尔菲法得出的主观评价结果相结合,得出创业适宜度,以创业适宜度来反映一座城市的创新创业容纳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本年度的最佳创业城市评选,我们选取的样本城市为47个,除了厦门市之外,其他城市的GDP均达到3500亿以上。
与2014年相似,创业邦研究中心将最终评出的20个最佳创业城市按照聚类分析的结果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最具创业优势,我们不妨称其为创业领导城市;其次是第二、第三梯队的城市,我们分别称之为创业有力城市、创业追赶城市。对于每个梯队内部的城市而言,创业的综合优势相差不大;但不同梯队的城市之间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对于这个划分,创业邦研究中心关心两个问题:
一,同一梯队的城市,在创业适宜度接近的情况下是否有各自的特色?
二,尽管目前存在差异,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不同梯队的城市在创业适宜程度上会不会趋同?换个说法就是:它们在创业适宜度上的差异会不会越来越小?
第一个问题相对比较好解答,因为每个城市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是有很大差异的。以创业领导城市北京、上海、深圳为例,它们都形成了自己的比较优势。北京以完整而深入的创业服务取胜,上海以海纳百川、万业竞发的高度容纳力见长,而提起深圳则不能忽视它强大、齐整的产业链链条。
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的难度相对比较大,因为我们没有更长期和持久的数据作为支撑。但创业邦研究中心仍试图给出一个观察:全行业整体的创业适宜度差异不会缩小,但个别行业(如轻资产的互联网相关行业)的创业适宜度差异是有可能缩小的。
之所以认为整体差异不会缩小是因为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创业成本最高的10个城市几乎就是今年的最佳创业城市前十——创业成本高,却依旧在创新创业上排名靠前。一个可能的解释是,支撑创业的各种禀赋资源高度集中在大城市,而这些禀赋资源即便会发生转移,也需要一个非常长的周期。
但资产较轻的互联网相关行业创业适宜度差异可能缩小,是因为支撑这个行业的技术、人才等关键要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配备。比如说,湖北武汉、四川成都已经崛起为区域性的互联网创业中心,在最近几年颇有名气。
除了最佳创业城市榜单,创业邦研究中心继续推出创新能力最强20城市、创业成本最高20城市、融资环境最好20城市、置业压力最大20城市4个子榜单。
在创业成本最高的20城市中,我们发现,广州的创业成本甚至高过了北京和上海。这是因为,在劳动力成本和房租成本成本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广州的宏观税负远远超过了京沪。创业邦研究中心采用的是宽口径的宏观税负计算方法,北京、上海、广州的宏观税负分别达到了:18.88%、19.46%、28.93%。
置业压力是城市宜居程度的一项重要细分指标,关系到生活的质量。创业邦研究中心不仅考虑了2014年各城市的住宅销售均价,也考虑到了当地的人均住宅面积和人均收入水平,从而以平均收入房价比这种相对的形式对城市的置业压力做出了衡量。所以,如果仅从房价的角度考虑,杭州的置业压力会高于南京;但从平均收入房价比的角度来看,则不尽然。
北京
我们熟知的北京,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足以让它优越感爆棚,但它却没有在创业浪潮中裹足不前。这个城市的创业氛围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热”,甚至有些人会觉得它热到有些“浮躁”。
如果仅说它作为政治和文化中心能最快感知政策层面对科技创新创业的支持并作出反应,集聚了最多的国内超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并促进成果转化,那便很可能忽略了它在成为创业中心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其他努力。
以中关村为代表,北京在努力构建创业圈子,创造创业大生态,输出创新创业的成果和价值观,以至于“中关村”已经从一个地理名词变成了中国创新创业的符号。
在这里,有前谷歌成员创业圈、百度逐鹿同学会、网易创业帮、有车库、3W咖啡等开放创业平台,有创客空间等软硬件结合的创业平台,有创新工场、联想之星、微软创投加速器等创业孵化平台,有创业邦、36氪、创业家等创业媒体??此外,北京的VC/天使投资是最活跃的。
可以说,北京的创业服务机构是最完备的,深度服务的能力整体是最优的。创业者有什么理由不爱北京呢?
上海
你或许会觉得,上海在这波互联网推进的创业浪潮里不那么突出,甚至有些落后了。原因就是,上海已经好几年没有互联网公司成功IPO,连叫起来声名响亮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都屈指可数:大众点评、饿了么、格瓦拉、沪江教育。甚至上海人自己也着急,看着阿里巴巴赴美上市,马云变成首富,他们感慨“为什么上海出不了马云”。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所谓的“落后”或许可以理解为上海的低调与务实。它没有那么多的媒体聚集,无法发出那么多喧嚣的声音。平心而论,上海的创业氛围很活跃,它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创造的就业数量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城市,而且它出产的互联网公司的数量也仅次于北京。
所以,即便上海没有在互联网创业中展现出高歌猛进的势头,但它发达的中小微企业系统让它更像是个包罗万象的森林,足以容纳各种各样的生态。更不消说,它还有发达的金融和国际化的优势,且地处范围广阔、民营经济极为活跃的长三角大市场腹地。
面对这样一座城市,创业者们拥有无尽的机会。
深圳
很多因素都能解释深圳的成功: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资本市场活跃,毗邻香港,地域优势明显,人才流、信息流高度交汇??但深圳最惹人注目的是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制造业等领域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是一座天生适合创业的城市。腾讯、华为、中兴在这里开枝散叶,百度、阿里巴巴、360等企业纷纷在此布局。可能深圳是除了北京以外拥有最多明星创业企业的城市。
然而,深圳的成功,还在于它是一座高度重视创新投入的城市,而创新投入既是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深厚土壤。今年上半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30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04%。4.04%这一数字已超过欧美发达国家以及日本的水平,目前只有以色列和韩国超过4%。
所以,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氛围都不是事儿,这些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深圳都有。
杭州
杭州在中国创业版图中的地位日渐重要,前有阿里巴巴,后有蘑菇街、快的、挖财、贝贝网、铜板街、挂号网??阿里系创业者风生水起,塑造了这座城市空前的创业繁荣。
繁荣也带动了除阿里以外的其他互联网巨头来此布局:钱塘江畔的滨江,网易系已驻扎;富阳东洲新区,京东新电商产业园画卷正待展开;西溪湿地周边,百度设立了杭州分公司,腾讯创业基地也已开张。
但如果你仅仅把杭州定位为互联网创业城市,那就有些一叶障目了。杭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很不错,比如医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这将为杭州带来互联网以外的创业机会。
最近,杭州拿到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开始建设继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园区之后的第十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的目标是,到2020年,电子商务、物联网、互联网等产业具有国际国内领先优势,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
广州
有一种观点认为,广州已经在互联网创业中被深深地边缘化了。其实,广州并不乏优秀的创业公司,比如网易、多玩、UC、唯品会,最近一份广泛流传的广州创业地图也展示出了广州相对完整的创业生态。但与毗邻的深圳相比,广州不仅在创新能力上被深圳远远甩在了身后,在创业成本上也毫无优势。
不过,广州依然排在了最佳创业城市的第四位,这座城市对创业者来说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相比于国内的大部分城市,它在创业者所关心的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仍然值得称道。
苏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直以来,苏州和杭州都是连在一起的。在最近几年的创业大潮中,这两座城市也不分伯仲。但阿里巴巴的巨大成功以及阿里、浙大系创业圈的熠熠星辉让杭州大放异彩,也让人们有时候会低估苏州的创业潜力。
但这座城市已经连续四年排在最佳创业城市榜单前六,也是一座值得创业者留驻的创业城市——既完整地保存了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也展现了新经济的前景与诱惑:如今,苏州的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推进,正从传统制造业转向高新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的互联网技术、生物医药等等,在整个产业中占到了47.8%。
苏州的特色还在于它是一个非常强调政府主导力的城市,这就决定了它在创业扶持上的强政府投入和对发展建设工业园区以及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注重。
今年5月,苏州推出了打造“创客天堂”红利政策《苏州市关于实施“创客天堂”行动,发展众创空间若干政策意见》,对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最高奖50万元,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拥有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超过300家,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超过10万人,新增创新企业超过3万家。
文/创业邦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要发发网_我爱技术网 > 创业邦:2015中国最佳创业城市榜单出炉
热门信息
阅读 (1650)
1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1593)
2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阅读 (1507)
3 2016校招Android开发,一个非重本应届生的坎坷求职路阅读 (1281)
4 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美纽交所上市阅读 (1257)
5 做老板最高境界:谋局者,越清闲越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