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我开始组建全职团队创业。这1年多的时间里,很多坑,该踩的、不该踩的,反正全都踩了。
最近借着各城市线下大趴,跟圈柚们敞开心扉,聊了聊我这1年,在认知方面的变化。今天,也想要跟你们分享。
我也想借此跟你们做个约定,从现在开始的每一年年末,我都会分享自己当年的认知变化。
如果某一年,你们发现我竟然没有任何成长,那就是时候取关我了,因为作为一家教育公司的创始人,1年都没有成长,那我没有任何资格再做教育。
一、最大的变化,是对“认知”的认识变化
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认知=知道”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我的故事,就会有答案了。
我是2016年10月份开始拉团队创业的,去年是我创业走过的第一个年头。
其实,我在10多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就有创业的想法。不过在当时,我也知道自己没有准备好,所以还是先找了工作。
但我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所以当时除了努力工作之外,我一直很留意学习“创业”。怎么学呢?看了很多成功人士的故事,还有类似创业成功的20种方法、创业失败的99种原因这种文章。
有没有用呢?
回头看这一年的创业过程,会发现那些文章说得都是对的。但是呢?我还是几乎把那些错误,都犯了个遍。
当然,很幸运,公司没死掉,活得很好。
但我由此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哪怕一件事情你在心中背诵一百遍,但落到行动完全是另一件事。知道了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在我看来,认知和知道之间,差了好几条街。
这第一条街,就是理解。
举个例子,我们都听说过,创业要聚焦。但是我们真的理解吗?
比如这个“聚焦”,是说创始人的精力要聚焦?还是说团队目标要聚焦?还是说产品线要聚焦?还是说商业模式要聚焦……
深想下去,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所以只有先理解,然后才有可能说我的认知有变化。
好,那么理解之后,这个事就变成自己的认知了吗?
其实还差得远。第二条街是认同。
为什么说认同才能成为自己的认知?比如说我现在理解了,聚焦的意思是说目标用户要聚焦,我针对一个人群,设计极致体验的产品,把它做透,就是聚焦。
假设这是我们的理解,但你会发现很多人不认同,为什么不认同?
因为创业公司其实是很焦虑的,刚开始没有太多收入,但是有支出,很焦虑。这时候,有一群用户来了,你真的认同“我不服务他们,我要聚焦”的观点吗?
我们可能理解了“聚焦”,但是因为不能认同而“失焦”了。
所以,理解之后能够认同,是构成认知的第二个基础。
假设我们现在认同了,是不是就成为自己的认知了呢?
我们还需要做到第三点,就是行动。
比如告诉你的团队,我们现在要聚焦在某一件事情上,我们不能做另外一件事情;比如把我们最近做的事情回顾一遍,看看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聚焦;看看我们每天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跟你的目标是渐行渐远的,还是真正匹配的。
只有我们行动之后,它才能逐渐变成我们的认知。为什么是逐渐变成,而不是直接变成呢?
因为我们还差第四步,形成习惯!
为什么认知还会与习惯扯上关系呢?
想象一下,你是不是在工作很累之后,特别容易“破戒”?比如想吃垃圾食品,想玩游戏,不想去健身?
再想象一下,你是不是在很忙的时候,会忘记一些好的工作习惯,比如多澄清问题、做好每日任务清单等?
这是因为,当我们工作非常繁忙的时候,当我们事情非常琐碎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带宽是变窄的,此时,大脑无法思考应该如何做,而只会按照既定的习惯去执行,惯性代替了思考。
你们如果带团队就会有体会,有时候对团队非常着急和无语:这事儿我不是说过了吗?你上次改了,为什么这次又犯了同一个错误?这其实是因为,忙。
忙,导致ta又开始按照自己过去固有的习惯来做事了,又开始回到自己过去的思维定势去了。所以,你需要把一件事情形成习惯,才能最终变成自己的认知。
因此,认知不等于知道,它以知道为始,经历理解、认同、行动然后形成习惯。
二、2017年我有哪些新的认知
花了这么大篇幅讲我对“认知”的认知,那去年我到底收获了哪些新的认知呢?
首先,先上道,这比一切都重要
在决定创业之前,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因为我想做的是互联网教育,但是我既没有互联网的经验,也没有教育的经验,又没有做CEO的经验。
所以起初的想法是,先去BAT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学习一下,然后再出来创业。
后来,圈外现在的COO(之前就是我的好朋友)杰西跟我说“你要准备多久啊?你都工作快10年了。再准备,你都快40岁了,还创什么业啊?!再说了,我觉得以你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的!”
我非常相信她,一狠心就下水了。当然,最近提起这个事儿,她说“我说过吗?我忘了,当时可能没走心吧,哈哈!”
顺便说一句,我们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往往就是差那么一点点,这时候你需要一个“敢于踹你一脚”的朋友。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去BAT转一圈,创业的这些挑战就不在了吗?其实还是在的。
所以想说先上道,我觉得是比一切都重要的,不要想,尽管做就好,船到桥头自然直。看别人踢球很羡慕,最佳方式就是自己也下场。
其次,聚焦,聚焦,更聚焦
聚焦这个事其实挺难的。前面说过,道理都懂,但是能做到就不简单了。
首先要放弃很多东西,聚焦就意味着是说只能做那件事,而放弃其他的可能性。
创业公司,其实和一无所有的年轻人是类似的。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会想抓住所有的可能性,但这个时候忽然有人告诉你说:不要!你把这个东西放下!别去拿!这时候真的是天人交战。
因此,聚焦这件事情真的不容易,但真的很重要。
最后,不要停留在自己现有的层次上思考问题
我在创业之前,自认是一个比较有思维高度的人。
原来做咨询,接触的都是企业的高管或者CEO,做的项目也都是企业战略和组织设计相关,一直觉得自己的战略思维和商业敏锐度都还不错。
但创业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思维高度还不够。
为什么这样说?我是一个产品型的人。产品型的人有一个什么样的特征呢?
首先,能够非常精准地识别用户的痛点。同时,能够开发出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我本身在内容制作和用户体验提升方面,也能做得很好,从每周圈外办公室收到的用户零食就知道。
创业初期,我觉得这些就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了。从逻辑上看,能知道用户有什么痛点,然后能设计出体验非常好的产品去满足他们的痛点,这事儿不就成了吗?
但后来,我出去融资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在自己的认知层次上达到了一个逻辑闭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用户有问题、我有方案、他愿意付钱”这个逻辑完全没问题。
但是再往上一个维度呢?比如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来看这个事情呢?
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上面的逻辑能够证明,这个事情能赚钱。但是,除了赚钱,还要验证这个产品能赚大钱。比如,你做的这个市场规模只有一千万,那很快就会看到天花板了,你的做法和模式就完全不同。
另外,除了赚钱、赚大钱之外,还需要验证这个产品能够持续赚大钱,也就是商业模式在长期是否成立。
所以我发现,思维是有不同的高度。我们停留在自己的这个高度思考,觉得逻辑完美的时候,再将它拔到高一个层级的逻辑,可能就不成立了。
说到思维高度,之前我在TEDx的演讲文稿(数据分析:什么能力最值钱)里,也分享过中国职场人缺失的能力项,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缺乏战略思维。而这项能力,也是那个研究中,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主要差别能力项。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话“这个方案没有高度”“我觉得高度不够”……我刚开始做咨询的时候,经常被我的项目经理这么说。
当时我觉得:这太抽象了!什么是高度呢?
现在,为了帮你们找到答案,我去请教了一些来自各个领域、我非常敬佩、认可他们思维能力的人,请他们各自出了一道题,来判断回答者的思维高度。这些人包括投资人、创业者、大学教授、KOL还有我们的一位圈柚。
我先抛出这5个问题,你们先想想看,然后在明天的直播中,我会公布答案:
问题1:咨询顾问赚取的咨询费可以达到1小时5千,所以咨询顾问是一个很赚钱的职业吗?
问题2:假设你在朋友圈看到了两篇文章,而你只有机会打开其中一篇。两篇文章分别是什么呢?第一个是我在三年中,我从月薪3000到月薪5万的故事。另外一个是什么呢?我在三年中,从月薪3000到月薪3500的故事,你看哪个?
问题3:中国目前的最低工资就2000,2000块是一个概数,大概在上海可能2000出头,其他城市很多都是1000多。你觉得是否可以考虑提高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体?
问题4:假设你是圈外的产品经理,有几个用户提出意见要求开放自由选课功能,也就是可以自己每个月从商学院的36门课程中任意选择,自己目前要学习的课程。你答应吗?
问题5:你自己,或者你的伴侣有没有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你竟然没有给我买礼物,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要发发网_我爱技术网 > 一家创业公司的5年架构变迁史
热门信息
阅读 (1650)
1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1593)
2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阅读 (1507)
3 2016校招Android开发,一个非重本应届生的坎坷求职路阅读 (1281)
4 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美纽交所上市阅读 (1257)
5 做老板最高境界:谋局者,越清闲越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