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150年前,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所有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环境的自然选择,一步步进化和发展过来的。“环境选择”可以应用在任何发展的事物中去解读而从中找到答案,即便是关系复杂的中国社会,即便是在这个社会中的互联网世界。
你肯定听过马云年轻时候的故事,那个其貌不扬却意气风发的英语老师,最后带领中国网民进入了今天的电子商务时代;你也肯定听过李彦宏的故事,年少成名留学海外的技术达人,最后成就了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当然也少不了马化腾的故事,专注的天文爱好者,一个差点卖掉的公司最后变成了如今国内影响网民生活最深的企业之一;
一个英语教师出身,一个是技术达人,一个是差点在早期卖掉了自己的公司,最终演变成了现在主导中国互联网方向的三大企业:阿里巴巴,百度,腾讯。
但在感叹他们创业经商的魄力和能力之余,你是否会想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他们?为什么不是别人。
疑惑之余,我们先看一下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1987年9月,CANET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内正式建成中国第一个国际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于9月14日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此事被中国新闻界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正式开通,全国范围的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络开始提供服务。
至此,中国进入了初级触网时代。
97年,网易创立。
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中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3个月内在北京、上海、广州、福州、深圳、西安、沈阳、哈尔滨8个城市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ISP、ICP。
1998年3月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并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同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成立信息产业部,主管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和软件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信息化。
1998年7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骨干网二期工程开始启动。二期工程将使八个大区间的主干带宽扩充至155M,并且将八个大区的节点路由器全部换成千兆位路由器。
至此,中国互联网的政府政策和硬件规划,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98年,腾讯成立,新浪成立,搜狐成立。
中国互联网门户网站四大金刚全部成立,中国的互联网门户网站进入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
截止到1998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74.7万台,上网用户数210万,CN下注册的域名18396个,WWW站点约5300个,国际出口带宽143M256K。
1999年1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卫星主干网全线开通,并用高速卫星信道连到了全国40多个城市。
1999年7月12日,第一个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公司股——中华网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
1999年9月6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在北京举行
随着网络市场的扩张、政策的引导、和中华网上市的刺激,中国的互联网迎来了第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春天。
99年9月,马云创立阿里,同年年底,李彦宏回国创建百度。
至此,现存的国内几大主要互联网企业创建完毕。
从上述的叙述中你可以看出,97~99是中国互联网生长蓬勃的三年,而98年最甚。那么,我们来看看,98年时这些大佬都是多大年纪:
马云,34岁;李彦宏,32岁;马化腾,27岁,王志东,31岁;丁磊,27岁;张朝阳,34岁。
其中门户网站的创业门槛相对较低,这只要体现在技术,用户接受度,产品模式成熟度上,而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四大门户成为上述中的首批成立者。其创始的人年纪也相对年轻,而其中年纪较大的张朝阳(创立搜狐时34岁),是因为搜狐并不是其创立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而是其成功创立的“爱特信公司”旗下的产品,而后更名为搜狐公司。
而另外两个年纪较大的马云(创建阿里时35),李彦宏(创建百度时31)。首先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在当时是相对“新”的领域,所以要等达到一定的“网络环境”之后才能进行,而马云又是个“技术盲”,所以也就需要更多一点时间来消化他对于互联网的理解和执行。
上述的企业中,对比当年互联网界发生的事记你可以看出,上述企业的成立都是紧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和政策制度的,一旦OK,立马跟进,没有留太多的等待和观望时间给自己。
27~34岁是创业和拓展一个新领域的最佳时期吗?如果年纪再小一点,二十出头,能力还不及,涉世未深,难以驾驭创业之事。如果年纪再大一些,已近不惑,多半家室已成,斗志已衰,廉颇老矣。当然,我说的是大多数,并且是彼时。
为什么是他们?因为除了他们的自己优越能力和好的机遇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出在了一个合适的年代,也只有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生,才会更有机会成为今天的互联网大佬。这个道理在其他领域也一样,国内的主流房产大亨的出生年代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因为一定是在某个阶段发生了什么刺激这个领域发展和开拓的事情,而那群人又正值一个合适的年纪,所以成就他们的今天。
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为最近读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的《异类》,读到一半时有所触动,研究了一下中国互联网的几个大佬,发现这个规律有些意思,便与大家分享了,当然规律是有的,但不能说是绝对。上述谈论的也只是主流或者部分,不能完全契合地解读整个互联网界,还望大家能有所知晓。若是大家有兴趣,之后可以再聊聊其他领域的这种“命运选择”的现象。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要发发网_我爱技术网 >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为什么是他?!
热门信息
阅读 (1650)
1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1593)
2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阅读 (1507)
3 2016校招Android开发,一个非重本应届生的坎坷求职路阅读 (1281)
4 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美纽交所上市阅读 (1257)
5 做老板最高境界:谋局者,越清闲越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