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正成为创业者扎堆的乐土,许多新锐的移动互联网公司都在拼命做产品,希冀通过一款产品一炮而红。然而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也在纷纷进入,此外还有无数从端游、页游、团购、电子商务等领域转战过来的投机者们。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发生这样的现象:创业者在探索新市场,开发新应用,而互联网巨头们却在后面收割市场。
在这场“蚂蚁撼大象”的战斗中,创业公司应该如何定位,如何突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移动互联网的创业者们在面对投资人的拷问时,总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如果腾讯、淘宝做一个类似的产品,你们怎么办?目前,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公司所面临的,不仅是如何做好产品增加用户,还要应对来自互联网巨头的强大挑战。
巨头模仿蚕食市场
现在个人应用类产品波动很大,容易快速获得流量,但是还没有思考清楚商业模式,产品就已经淡下来了。尤其是巨头进入后,使竞争加剧,成为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最近一款叫“唱吧”的社交K歌软件,一上线就出现爆炸式的增长,迅速引来风投关注,业内传言目前估值已达7500万美元。
然而,面对一款用户喜欢的产品,业内人士却纷纷表现出对产品称赞以及对其前景悲观的矛盾态度。原因是:腾讯若拿出一款类似产品加上QQ音乐与微信的打通,完全可能很快就能秒杀“唱吧”。
创业先锋们始终都顶着巨头们“模仿”的压力。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移动互联网热潮显现。在资本推动下,无数的创业企业从一款小小的应用聚集用户,成就了一个个小有名气的产品,比如海豚浏览器、米聊、航班管家、陌陌、美图秀秀、酒店达人等等。
然而,两年后的今天,行业却完全变了天,投资机构收缩银根谨慎观望,一个idea就能获得资本青睐的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究竟是何种原因使得资本变得谨慎起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近两年,创业潮汹涌,产生了大量的移动应用,但目前这些产品依然难以形成规模,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投资在短期内收回基本无望。
“现在个人应用类产品波动很大,容易快速获得流量,但是还没有思考清楚商业模式,产品就已经淡下来了。尤其是巨头进入后,使竞争加剧,成为创业者面临的最大挑战。”艾瑞研究院院长曹军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2011年是超级提速抄产品的一年,中国公司抄美国的产品,大公司抄小公司的产品,整个行业互抄一气。”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合伙人熊伟铭如此评价。
大中型互联网公司介入移动互联网后,也提升了移动产品的开发和运营成本。北京微格互动科技有限公司CEO郝亚伟告诉记者,移动互联网人力成本大涨。目前,一个有一年开发经验的工程师起步就要每月1万元,再加上推广费用节节攀升,很多创业类公司即使产品不错,也无力进行有效推广。
微格是最早一批开发新浪微博的客户端,早期因为设计和体验都不错,很快达到了百万的下载量,但后期由于进入者增多,推广乏力,增长缓慢。
移动互联网分析专家李易表示,“目前国内移动互联网实际上是传统互联网巨头引导的桌面互联网移动化的大趋势,巨头背后的用户、品牌、技术积累和人才积累,都是创业者无法匹敌的。与此同时,除了民营巨头,现在创业者还面临着更大的一股力量,那就是来自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国企巨头的内部孵化创业,这类创业企业相当于穿着救生衣、带着救生圈杀入市场,因此对于草根创业者更是巨大的打击。”
这一幕已经出现。今年7月,一款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中航信)旗下的“航旅纵横”应用上线,数据直接来源于中国民航信息集团最新发布的航班动态,因为信息更加及时准确,还能提供机票真伪检测、座位预先选、储存所有出行记录等功能,目前已迅速秒杀了很多类似的应用。
在移动互联网的混战中,已经形成了巨头和创业公司的竞争格局。比如:微信对陌陌,大众点评对食神摇摇,航旅纵横对飞常准……此外,酒店达人、酒店管家、米途、今夜酒店特价等,实际上都是携程5亿美元大促销的打击对象。
除了快跑别无他法
“纯线上”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在巨头的流量、品牌和技术积累、人才积累的优势冲击下,显得不堪一击。但是,结合线下实体经济的模式,通常是巨头不太擅长也不太愿意涉足的领域。
面对巨头的“偷袭”,创业者是加速快跑还是调整方向避其锋芒?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充满危机感中与巨头错峰而行。
2010年,“航班管家”最早进入航班以及酒店服务领域。目前,携程、去哪儿、航旅纵横已成为其强劲的竞争对手。对此,北京活力天汇科技有限公司(航班管家)CEO王江坦然表示,“创新本身就有巨大的风险,大部分创业公司都在往前走的过程中牺牲。在创业第一天,这些情况都是可预计的,我们只能快跑,不断上台阶给自己增加门槛。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想清楚往哪跑,最后比拼的是服务而不是数据。”
早期天使投资人王利杰也表示,创业企业首先就不应该选择在巨头的枪口下创业;而如果不小心走到了巨头的禁区,也要及时回头,一方面做窄,做深,做专;另一方面要增加艺术含量,通过精神层面的诉求来留住精准人群。尤其不要在正面战场跟巨头硬碰硬,没必要,也不值得。
创业者“纯线上”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在巨头的流量、品牌和技术积累、人才积累的优势冲击下,显得不堪一击。但是,王利杰也认为,结合线下实体经济的模式,通常是巨头不太擅长也不太愿意涉足的领域。
面对微信的竞争,刚刚融完B轮资的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唐岩反其道而行之,杀出一个看似相同却截然不同的应用,即专门服务于陌生人社交。
对于之所以能从微信的眼皮底下发展起来,唐岩淡然直言:“有些产品是想出来的需求,抛开熟人圈子,陌生人社交是用户确实的需求。熟人和陌生人社交差别很大,定位更精准。”唐岩透露,陌陌接下来会继续在扩大用户量的基础上尝试兴趣社交、位置群组社交等服务。
“机会不会仅仅是巨头的,技术在更新,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如果更关注创新反而能找到更多创新点。”蓝驰创投投资总监朱天宇表示,创业公司都面临着市场已有的竞争,关键是创业者对市场竞争格局认识有多深入,先行者的短板是什么,只有拿出很独到的对策,自己才能在夹缝中找到突破的方法。
通过合作来竞争
卖给大公司是一个选择,与巨头深度合作也是一种选择。
生意场上没有真正的敌人。2012年6月,携程以2000万元收购航班动态APP飞常准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开。王江在微博上表示:“如果携程收购了飞常准,那别的OTA(在线旅游分销商)就没法和飞常准合作了。所以,欢迎其他所有的OTA和航班管家合作。”
如果说,卖给大公司是一个选择,那么与巨头深度合作也是一种选择。
“飞常准”在CEO郑洪峰“半真半假”的遮掩中默认获得携程投资。据了解,飞常准是一款能帮助飞行旅客跟踪航班以及提供延误智能预报的应用程序,其竞争核心在于信息背后航班动态的数据库,以及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套算法。
郑洪峰向记者介绍,民航信息分三大块:订票、离港、航班动态(实际飞行动态以及起飞降落延误时间)。“飞常准”的主要工作就是将飞机实际起飞、降落等的生产数据转化为可供C端旅客以及携程、去哪儿等B端客户使用的商业数据。
正是这些后端数据优势为“飞常准”提供了与携程战略合作的基础。飞常准提供的航班动态,可以延伸携程机票预订业务的服务功能。
与“飞常准”后台数据供给的角色不同,定位于酒店预订的米途,则盯住了艺龙后台的房源以及客服,因此接受了艺龙作为自己的天使投资。米途联合创始人赖洪波告诉记者,“三月上线初,月销售是1700间/夜,到七月则达到了月销售12000间/夜,完成了十倍的增速。”赖洪波对这支16个人团队完成的业绩表示相当满意。
至于是如何完成这样的轻运作?赖洪波透露,艺龙不仅提供房源供给,同时也提供后台客服。比如,米途应用右上角的400电话,完全由艺龙的专业客服专门以米途的名义接听的。而米途所分销的房间,会从艺龙平均15%左右的佣金中分取10%以内的佣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要发发网_我爱技术网 > 创业者遭巨头蚕食:快跑 合作 被吞?
热门信息
阅读 (1650)
1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1593)
2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阅读 (1507)
3 2016校招Android开发,一个非重本应届生的坎坷求职路阅读 (1281)
4 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美纽交所上市阅读 (1257)
5 做老板最高境界:谋局者,越清闲越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