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升东。1977年生于浙江台州。
张剑福。1982年生于福建南平。
2005年,庞升东收购了张剑福创建两年的交友网站10770.com。他们给它起了新的名字,51.com。三年后,史玉柱以5100万美元得到它25%的股份(详见本刊2008年《大佬为什么爱51》)。这时候,庞升东想要休息。为了说服张剑福管理公司,他无偿给予后者6%个人股份。
庞想“偷懒”,也不在乎钱,但并未放弃做大公司的梦想。他不反对“产品天才”张剑福对产品的追求,只是不断为公司引进让后者深感掣肘的人才。2010年,公司扩张失败,张剑福离职。他接受庞升东的投资,创立小兵信息。庞继续经营51.com。
各得其所。他们来往密切,知己知彼,都感觉对方更适合做投资。庞认为张不善合作,张表示同意,并得出结论:两个对产品都很有想法的人一起创业,除非他们的位置差别很大,否则一定会出问题。早分开比晚分开好。
庞升东:我跟阿福是同一类人
2008年我想休息,花了半年时间说服董事会,叫阿福做CEO。
说服阿福也用了很长时间。他的机会成本很高,他也要创业。我直接给他股票,零价格。他以前3%,马上变9%,价值1000多万美元。我觉得无所谓。我从来不管钱,也不看财务。
阿福的履历很怪异。他1982年出生,整个管理团队他最小,初中没毕业。我用的最早的25个人中,有10个是中国前10名的大学毕业的。他格格不入。我总觉得一把手要懂产品,产品是最重要的。他产品能力很强,管理能力也比我强,整个团队都hold住,做事比我细致。我觉得他做CEO,我的权益有更大保障。
后来他就做了。我2008年10月开始去长江商学院读书。当时我想再创业。Evernote传到中国是2009年,我2008年做了宝盒网。那个时候,我精力大部分在宝盒这边,产品都是我设计的。
51当时搭的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公司的架子。我觉得如果我们顺利成长为小腾讯了,那现有这些人肯定是不够的,所以一个劲儿去找人。但是我们没做起来,找的人其实都挺牛的,只是没必要那么多,有重叠。求贤若渴,很好的伯乐形象,其实也是没经验的表现。
我们最高到过300多人,做了几十款棋牌游戏,花好多钱去推广,后来发现它的ARPU值非常低。还做了视频聊天,好像和我们的主业也不搭边。阿福管理特质还是有,不过看产品比较多一些。我肯定是给了他权限,他是可以弄的。但是可能确实公司有老人,然后是不是有误解或者是怎么样。
阿福在职做对的几个事情,一个是顺应当时金融危机的大环境大幅度压缩成本,另一个是只留一个平台,其他不马上挣钱的一律砍,人裁了三分之一。
砍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也没注意。我的一个助理跟我说有一些人要请我吃饭,说他们要走了。啊?这些人怎么要走了?他们视频聊天那个项目准备不做了,我说OK。想想不做也有不做的道理,就这样。
做社区很难,阿福能够让用户数往上走,很不容易。但是我发现我管理比他厉害,这个摊子还是我来接吧。我觉得有一个词挺好的,敬畏自己,就是发现自己还是值得敬畏的。
第一,我的策略能力比较强。第二,我还是比较大方的,大家的回报都很好。我2005年的核心团队都没散,主动离职率是零。这样的人还是比较适合做组织者的,坏的地方是很懒散,每个事情都要拖上半个月。
阿福当时也是不堪重负,健康状况很差。他失眠很严重,一天就睡一两个小时,不停地搬地方,有一点点声音都不行。他自己也一直有创业情结,一直想自己做个东西。当初让他接这个担子确实不一定对,我是创始人加大股东,人也都是我招进来的,即便他能力比我强,他发挥也不容易。我年龄更大,行业经验也更多,如果在管理上我肯琢磨,就会比他强。但是我这个人很懒,懒得去想,一旦有人很强,就觉得这个活好像我不用干了。现在看,偷懒真是创业大忌,产业变化这么快,如果不及时跟进,经常会错失机会。
阿福是我最要好的几个朋友之一。他去做“小兵”我投资。像这种兄弟,你去创业不管做什么,我这个钱先打给你了。股份也是你自己说,你看着给就行。
我跟阿福应该是同一类人,个性很像,志趣很相投,经常一起玩,K歌,读书。他比我勤奋一点。他是产品天才,这方面比我强。我呢,做互联网时间比较长,这个行业的积累,他肯定是没有我多,比如2006年的校园,他对这块市场没有感觉。他初中没毕业,没那个概念。我说过我很懒,也就没有坚持,虽然已经有了很多不错的设想。
我觉得创业者需要学历。我是低学历的(大专),但是我极少用学历不好的。我对文凭极度重视,我的秘书,第一任是复旦毕业的,第二任是交大,连行政经理都是复旦毕业的。阿福比较特别,某些方面特别强,是我见过的人里面悟性最高的。叫他去搞,他可以搞十几个公司。思维极其发散,很聪明的人。当然他心很大,老想大事情。
他更适合做投资。管理能力,协作能力,他肯定是有缺陷的。他没在别的公司待过。他的风格是,最好大家不要理他。他这种创业最好的情况,是有特别好的合伙人,能够把综合管理这一块给弄好,如果没有,牵扯精力很烦。
他独立创业,现在也体会挺多的,觉得我也很不容易。他还是会失眠。我心理素质非常好,多大压力都能行。
51现在变游戏公司了,我觉得以他的能力,也是可以做游戏的。比起做他的投资人,我觉得做合作伙伴还是更好一点。以我们现在的能力、产品把握、综合管理,一起干搞头更大。
张剑福:我走得太晚了
当年我们的一个矛盾点在建立团队上:到底建一个什么样的团队?什么时候扩大这个团队?
有个哥们儿叫王悦,当年是我们的产品经理,能力特别强,后来出去做了恺英网络。当年他在做游戏,庞总又发现一个更优秀的,就用那个人来做游戏了。那个人跟王悦思路不太一样,王悦就走了。这件事情对我刺激很大。都是因为过早地剔除了优秀的人,导致了各种折腾。
我特别不喜欢空降兵,主张内部人上来。我认为做互联网产品特别是社区这种东西,是要有一脉相承的产品精神的。谁要是跟我讲一个东西,美很重要,我就坚决不接受。我一直认为美观和流畅度应该可以排到第七八名去吧。界面搞那么花哨干嘛呢?你用一个交友软件,目的是什么?我把重点都放在这些地方,简单,实用。到后来51来了一大拨人,说什么51做得太丑了,天天在那儿改版。我就特生气。我心里就在想,51用户发展最快的时候就是我做得最丑的时候,它是最实用的,知道吧?
其实庞总很尊重我的意见,很支持我做事情。但是2008年到2010年,我只是负责产品的高级副总裁,不是CEO。我在产品上懂一点,但要管理一个数百人的公司,能力还差很多。他在尊重我意见的同时不断引进新的人才。他并不是说要来控制我或者干嘛,他只不过真的喜欢人才。他担心未来这个公司做大了,你一个人是hold不住的。也就是说,他虽然不管产品,但实际这边有好几个人在负责产品,各种杂音让我如陷荆棘丛里。我想做个很轻的公司,51的业务很单一,完全不需要那么多人啊。
我休假过一两个月,但还没有想到要离开。我不认为庞总离开过,他一直都在。他上“长江”又耽误不了什么时间。宝盒网也不是他自己在弄,主要精力还是在公司里。他从来没有不参与重大决策的,只有一件事情他没参与,就是裁员,因为他非常爱人才嘛。后来我就跟他讲,你开车到外面玩儿一个月,剩下的咱们来干。他开车到广东湛江,溜达了一圈。他应该就属于半放手状态,这可能是他的风格吧。他喜欢这种风格。
我认为创业公司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节奏,尊重在这里面最有动力的那个人。他对这个东西的成长过程是最了解的。如果你期望找别的人把这个事情扭过来取得更大的发展,就应该让原来的人走嘛。你没让原来的人走,又让新的人进来,最后就变成畸形。
今天回想起来,我当时的心态是不成熟的,参与公司治理的水平也欠缺,更多是停留在抱怨的心态上,而没有突破性地去解决。总体上回顾,51是被拔苗助长的,本来是一个适合闷声成长的存储型社区,但因为渴求快速成功,融资也比较顺利,心态膨胀了,盲目扩张了,你不能安静做事。盲目扩张的结果是要应对沟通的部门多了,开销也巨大,创收压力猛增,开始粗暴地往页面上堆砌收入型产品,到处的广告、破坏虚拟礼品体系的抽奖,整个社区的氛围就变了。如果公司浮躁了,产品一定是浮躁的。
我要够成熟,把庞总介绍来的兄弟全给拒绝了,也行;要不然我当时气魄大一点,就退出来了,也可以。有一次我看到很多个用户在一个帖子里说51的产品问题后,写了一篇隐藏的日记,骂了整个管理团队包括自己。刚刚去翻了一下,还有类似无奈的日记:“2009.9.12,看着一个个产品被改得越来越烂,心中无比地痛。很想自己亲手把一个个细节改好,却告诉自己不能这样。这样培养不起人才,锻炼不了团队。”
那时候我的失眠已经严重到写过遗书,什么心理医生都看过,能想到的药都吃了。失眠的时候想去开车撞桥。
我认为我走得太晚了。原想一年的约束期满后,就出来再创业,但后来发现庞总和其他几个高管都很优秀,公司发展机会也大,就打消了独立创业的想法。2008年走,也许不会坏事。这还是自己放不下吧。
没想过再回51。现在按游戏这块来走,我认为他管的还挺好的,收入也可以嘛,我认为我去对他没有什么帮助。
我创办“小兵”,他是天使。像我们这种关系,当时说搞个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就搞了嘛。我们不像傅盛跟周鸿祎,何必呢?我们认为这叫不成熟。不管怎么样,周鸿祎原来也是你老板,要不然你傅盛怎么出来的?
综合看,他比较适合做投资人。第一,他比较爱人才,比较大方。我忘了是给我5%还是6%的股份,没有收钱。看你怎么去想这件事嘛,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帮我把事情做得很好……他肯定是我遇到过的最大方的人,彻底的性情中人,路上看到两个民工骑车撞伤,都会各给两千块钱让他们上医院。第二,他眼光还是比较不错的。但他做投资,要给他配个很好的财务总监,要不然这个项目什么情况他都不知道。
我不适合做投资人,太感性吧。我很容易被团队感染。做投资首先要判断嘛,还是要比较冷血的吧。做投资人比做创业者难多了。我跟庞总私人关系很好,经常跟他在一起,唱歌、喝酒。其实他也很感性,喝了酒,唱歌能唱哭了。他学习能力很强,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很外向。我比较喜欢安静。他不太勤奋,我某些时候比较勤奋。
我没上过高中。当年家里生意破产,但不至于上不起学,主要是自己不想学了。爸妈让我将来别做生意,我也觉得做生意挺累,一直想当邮递员,感觉踩着单车吹着口哨一家一户地送信是最快乐的。
我不是一个好的创业者,不是一个好的合作者,因为比较自我嘛。我在产品上面比较走极端,很理想化地去做事情。他其实也是一个有产品理想的人。
两个对产品都很有想法的人一起创业,除非他们的位置差别很大,否则一定会出问题。早分开比晚分开好。
—整理/本刊记者 和阳
——本文刊发于2013年9月,创业家
点评:
大朴网创始人 王治全
我感觉,庞升东与张福剑之间存在着“相互认知错位”的问题。庞升东眼中的张剑福,与张剑福的自我认知并不重合,反之亦然。他们虽然都承认对方对自己的帮助和贡献,但却评价不一,甚至大相径庭。
造成这种相互认知错位的原因,我猜想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双方的有效沟通不够。从访谈中看到,两个人都承认“个性很像,志趣很相投”,
并且能够互相给予尊重和支持,但是作为创业合伙人,仅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其他层面的沟通,比如公司的理念、文化和价值观;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核心团队的筛选标准等等,似乎并不充分、坦诚、有效。和这些沟通比起来,是否经常一起K歌、喝酒显然并不重要。相互认知错位造成的结果,就是两个人的分工始终没有明确的定位,进而导致公司发展的摇摆和起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要发发网_我爱技术网 > 两个对产品都很有想法的人一起创业,一定会出问题
热门信息
阅读 (1650)
1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1593)
2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阅读 (1507)
3 2016校招Android开发,一个非重本应届生的坎坷求职路阅读 (1281)
4 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美纽交所上市阅读 (1257)
5 做老板最高境界:谋局者,越清闲越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