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好4点聊天,没想到3点50之前大家就都来了,包括联想控股的董事长柳传志。看来,柳爷爷不迟到好像是中国人都知道的事儿。
利益的分配一定会有一些标准,比如对于创业企业来说,“功劳”和“苦劳”如何平衡,我也趁机向柳爷爷讨教了一番。
柳爷爷:不让当船主,就辞职
柳爷爷说,联想成立后,他向中国科学院要了三权:人事权、经营决策权、财务权,至于将来挣了钱归谁分配压根就没想。
到了90年代,柳传志和团队将联想由中科院投资20万的小公司,发展成了有一定规模的科技集团,经历了太多要死要活的坎儿,取得了相当的市场地位,柳传志开始认真考虑创业者如何享受正当收益的问题,而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的新进的年轻人,也推动着柳传志去思考这个问题。于是,抱着“不仅仅做船长、还要做船主”的决心,柳传志向中科院提出了35%的股权。
在我们看来,获得这样的成绩,有所回报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当时中国的大环境里却是难以实现的,作为中科院投资的公司,股权都是属于国家的。所幸的是,当时中国科学院的周光召院长审时度势,他坚决认为,象联想这样的科技企业,创办者和经营者应该享有股权,于是同意了柳传志申请(一开始仅仅是35%的分红权,后来历时8年,联想才用购买的方式将分红权变成了股权)。
在谈话中,柳传志还很淘气地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当年中科院不给联想35%的股份,你们觉得我会怎么样?”
大家纷纷猜测,但是基本上倾向于他会继续埋头苦干。
柳传志的回答干巴利落:如果申请35%股权被驳回,我会坚决辞职。我肯定不会做“连通管”那样的事儿,那会让我一辈子都不安宁;公司的东西我一分不会占,立刻就走,自己创业做个人电脑这件事儿。
正大光明,不停追求更大的事业,“苦难无其数,从来不动摇”——这就是柳传志的性格。
创业企业应该如何进行利益分配
柳传志那天还谈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如何帮助儿子戒烟”、“和美国人做生意吃的那些亏”等等,对我个人来说,最想知道的还是那个大家看起来老生常谈,但在当下的创业热潮之下反复被提及的问题:企业,尤其是创业企业到底应该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利益分配!
柳传志的回答是这样的:在企业小的时候当然要以功劳分配,反对讲苦劳,要不然这种大锅饭撒胡椒面的思想会不利于企业发展。当然,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如此了。他拿联想做了举例,在做大做强后,要讲感情,讲历史贡献,对待某些创造过价值的元老要有一个缓降的机会和平台,前提是,要掌握一个度。
在我看来,要说互联网创业企业按功劳还是按照苦劳分配,就不得不说下KPI的问题。KPI作为考核功劳和苦劳的指标被广泛使用,但很多时候,KPI的设立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到了某种程度反而会造成内部的“恶性竞争”,比如,为了达成目的,获得更多的分配,不惜使用一些不当的手段,从这个方面来说,是不是仅按照功劳或者按照KPI考核来分配,这是值得考虑的。
事实上,我所知道的很多互联网网站和产品,就是因为一切以KPI为论(功劳为论),进行利益分配,反而取到相反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下中国现在走下坡路但曾经明星的创业企业:凡客诚品。这个网站交易量很大,但过分的追求KPI,追求效果,追求销量,一切以结果为导向,也就是所谓的追求“功劳”。在巅峰的时刻,凡客内部极为躁动,人人想追求高业绩,人人想拿更高的奖金,为了快速获得订单,凡客诚品一个总监就有几百万的广告投放权限。后来,凡客内部同样的岗位,不同的人收入差别多达数倍,一些有“功劳”的人迅速的升职加薪,一些没有功劳但有“苦劳”的人却在背后说话都不敢大声。但最终,我们看到凡客在失去了高增幅后,走了下坡路濒临倒闭,曾经有功劳的这批人基本劳燕分飞,而有苦劳的这些人反而留了下来,成为日后帮助陈年东山再起的基石。
凡客的例子在中国绝对不是个案,事实上几乎每一个领域曾经的领先者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问题。至于传统企业,问题就更多了,这里不再细表。
所以,我的建议是,创业企业还是要应该从情感方面出发,既要看功劳,也要看苦劳,两者结合好了,才可能变成大公司。
和柳爷爷说再见的时候,老爷子好像还很有兴致,相约找机会再聊。我也得好好想想下次该问点什么更刺激的话题。你如果要有想问的,也可以告诉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要发发网_我爱技术网 > 听柳传志讲故事有感:创业企业如何平衡功劳和苦劳
热门信息
阅读 (1650)
1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1593)
2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阅读 (1507)
3 2016校招Android开发,一个非重本应届生的坎坷求职路阅读 (1281)
4 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美纽交所上市阅读 (1257)
5 做老板最高境界:谋局者,越清闲越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