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发网

致创业者: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王石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下一个王石,曾经是无数企业家的梦想。如今,王老师却是让人颤栗和反思的教材。

  一盘当年的红烧肉,让王石从神坛回到凡间。我们尊重每一段真实存在的情感,无论是感人至深的真爱,还是资源消费的上位。不管围观群众怎样津津乐道,他与田小姐的故事,事实上无关王石作为万科掌门的命运。

  王石和万科管理层的悲剧,其实是历史的车轮与未来市场碰撞的结果。资本密集buyout的时代似乎要来了,创业者必须开始自修一个课题,在资本攻势下如何自处。

  王石不是第一个被驱逐的创始人

  万科一役,可能让征服过珠峰的王石都心力交瘁。但向前复盘,就会发现王石绝不是第一个被资本驱逐的创始人。

  如今在苏宁麾下不温不火的母婴电商红孩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原本宣称要在2011年上市的红孩子,在2012年9月卖身苏宁。当时,红孩子的四位创始人基本全部出局,公司实际控制权掌握在三个VC手里。

  具体的清理过程如今已不得而知。根据此前的公开报道,从2005年11月起,北极光、NEA和KPCB先后成为红孩子的投资方。随着周志雄2008年离开KPCB创立凯旋创投,红孩子的投资方变更为极光、NEA和凯旋创投,三家机构的累计约投入估算超过1.2亿美元。

  和万科的情况类似的是,三个VC经过多次追加投资,掌握了红孩子的绝大部分股权。

  随之而来的是四位创始人的先后离开。最早走的是郭涛,随后李阳被驱逐出红孩子。杨涛的离开方式略微体面,对外号称的是“长期休假”。最终四人中只留下了在VC圈长袖善舞的徐沛欣,但也被外界认为早已淡出实际管理。

  当年红孩子被VC接管的情形,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讲,严峻程度不亚于如今的万科。

  徐沛欣淡出后,当时接管内部管理的COO陈爽来自北极光创始人邓锋的推荐。负责产品的副总裁廖卫国之前是北极光的投资经理,财务副总裁李亓则来自凯旋创投。事实上,大多数管理职位的继任者,都是来自投资方相关。

  这一番改天换日的结果如今已然呈现。成立于2004年、一度要登录资本市场的红孩子,已被后来者们超越,甚至在新闻和公众视野中难觅踪迹。

  创业者如何预防buyout

  红孩子的故事,其实是比万科之争更为可怕的存在。这意味着,不只是上市公司有这样的风险,创业公司同样不安全。尤其是对于多轮融资、管理层持股分散的明星公司来说。比如,滴滴出行和饿了么。

  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最近在风云资本年会的一次演讲,提到了很多相关观点,颇具借鉴意义。结合他的发言及一些成功案例,我们共同分析一下。

  1.万科事件会逐步变成常态。

  万科和汽车之家的事情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原因在于,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成熟,控股型投资将开始出现。资本的本性注定了不甘落寞,时机成熟就会从配角向主角跳脱。在此之前,中国几乎没有真正的Buyout市场,PE基本都是成长资本。万科和汽车之家相当于是Buyout的开始,未来市场上出现更多的控股基金。

  2.对管理层持股比例重视起来。

  不论是万科、汽车之家,还是红孩子的案例,共同特点就是管理层最终持股太少。在野蛮人入侵之前,王石对股份并不十分看重。秦致在汽车之家的角色则更像职业经理人,红孩子的创始人股权也在几次融资中严重稀释。

  “当创始人或职业经理人的股权非常少的时候,控制和管理公司的难度很大,再多的情怀也是任人宰割,最多只是反抗几下。”倪正东说。

  3.广积粮, 还是缓称王?

  互联网企业,尤其是to C的公司,通常的融资节奏是比较快的,俗称跑马圈地。在这个过程中,创始团队的股权比例也不断被稀释。这个时候,创业者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要广积粮, 还是缓称王?

  收紧控制权,意味着要审慎融资,就可能会放缓增速,在竞争中落后于对手,所谓“缓称王”。要扩大规模,则需要囤积足够弹药,以应对不时之需,所谓“广积粮”。前者可能更适合追求事业成就的创业者,后者则适合于追求财务回报的创业者。

  4.及早做好股权设计。

  如果既要做大规模,又不想失去控制权,就需要创业者在股权架构上下功夫,以保证在股权分散的情况,仍占据多数投票权。

  目前获得认可的方式大致有三种。

  一是AB股,常见于中概股,京东、陌陌等都采取了这种方式,即创始人手中的股票,1股可以有多个投票权。二是合伙人制度,以阿里为代表。合伙人制度下,投票权实际上和持股比例脱钩,管理层基本掌控公司。三是关联股东设计,以乐视为代表,股东中包含贾氏兄妹三人,实际上提高了贾跃亭对公司的控制力。

  具体的股权设计,需要创业者和资方商议进行,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方对项目的预判和信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要发发网_我爱技术网 > 致创业者: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王石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