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发网

创业者34岁是个坎儿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今天是清明节,两年前,我们发表了文章《清明节,36位企业家的六种死法》,搁在今年,这篇文章里的名单又会加上一个人的名字——两个月前去世的茅侃侃。

2018年1月25日,消失在众人眼前多年的茅侃侃再次引发关注,却是因为那一天,他打开家里的煤气,结束了自己34岁的年轻生命。从意气风发鲜衣怒马的创业新星,到融资遇阻债务缠身,茅侃侃的离世让人们唏嘘不已。

都说35岁是干事创业的一个坎儿,不论是拿了ABCD轮融资的创业者,还是拿着百万年薪的“码农”和“金融民工”,都或多或少在35岁的时候面临着深深的职业焦虑与恐慌。

这个年龄,基本上都在职场上打拼了10年,在这样一个青春已逝,中年未来的年龄里,创业者担忧着功败垂成、进退两难,上班族顶着经验有余体力不足的焦虑与危机感。

不过,正如女性最恐慌的年龄不是30岁而是29岁一样,34岁反而是很多人职业危机最强烈的一年。

人生有很多死法,融资失败、团队解散、梦想破灭,这都是创业者的一次内心死亡,很少有创业者能在34岁的危机面前保持不倒,也很少有创业者能真正从“死亡”中爬起。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顶级创业者,在34岁时是如何跨过这道坎儿的。

史玉柱

在和茅侃侃同样的年纪,1997年,IT行业的前辈史玉柱也曾经想过要自杀,夸张的说法是,他跑遍了全国各地,四处寻求自杀,最后一站是青藏高原的珠穆朗玛峰,因为无钱请向导,差点葬身雪山之上。

此前的史玉柱,是全国知名的创业明星。1990年,他开发的M6401软件让他一个季度就挣到了3000万,1992年,巨人汉卡销量一跃而升至全国同类产品之首,M6403年销量28万套,产值1.6亿元,实现利润3500万元。

有家知名媒体搞了个民意测验,问“你最崇拜的两个人是谁”。80%的受访者回答:一个是全球首富盖茨,另一个就是史玉柱。

到了1993年,巨人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已经达到3.6亿,是我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随后,史玉柱成为了珠海市政府的座上宾,被拱到了一个极其高的位置,以至于史玉柱原本只想盖18层的办公楼被改成38层、54层,最后又改成了64层。

1994年初,巨人大厦开工典礼,现场的史玉柱本想按着剧本宣布巨人大厦要盖64层,就被旁边的秘书告知上海即将上马63层的高楼,史玉柱咬咬牙,临时宣布:巨人大厦要建72层!于是,当年的史玉柱成了1994年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巨人大厦烂尾楼

然而没想到的是,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到了年底,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几近把史玉柱逼上绝路,那一年,史玉柱34岁。

不过最后,与茅侃侃不同的是,史玉柱最终没有真正寻死。随后,他构思了日后全国最畅销的保健品——“脑白金”,一年半之后,脑白金在全国市场铺开。月销售额到达1亿元,利润达到4500万。

脑白金在中国保健品市场上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史玉柱第二次成功创业,随后的史玉柱在保健品、银行投资和网游三个行业深耕细作,都获得了相当惊人的回报。

史玉柱在回想自己34岁的时候说:“我的企业1996、1997年亏钱,给社会造成了很大危害。当时除了银行没被我拉进来,其他的都被我拉进来了。我的损失转嫁给老百姓,转嫁给税务局。企业亏损会转嫁给社会,社会在担这个窟窿。所以,我觉得,企业不赢利就是在危害社会,就是最大的不道德。”

可见,当年的史玉柱,面临的压力可能是十倍百倍于茅侃侃。

马云

2018年开年,朋友圈里最火的文章翻来覆去都是在怀念1998年。也许上世纪90年代前出生的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对1998年的独家回忆,弹指一挥间,20年过去了,想到时空的瞬息万变,每个人都在那一刻变成了哲学家。不知道这些人当中有没有马云,但是马云却是在这20年里无数次地提到过他的1998年。

那一年,马云也34岁,从在杭州创办中国黄页到带着他的创业团队北上创业,尽管眼光独到但两次创业都不尽如人意。1998年底,创业梦破的马云带着团队登上了长城,大家心情都很沉重,团队中的一个人突然号啕大哭,对着长城大声喊:为什么!为什么!

创业团队离开北京时在长城的合影

马云后来在回忆98年的时候说:从北京走的时候我跟我带到北京来的6个人说,我带你们来了北京,但我要回去,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第一,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可以加入新浪,可以加入雅虎,我可以打电话推荐,工资会非常高;第二,你们可以留在北京大机关里工作,会很稳定,工资也不错;第三,你们可以跟我回去创业,每人的月工资是500元人民币。

你们跟我创业,10个月内没有休息日,回到杭州后,我们上班的办公室只能在我家里,我们租不起办公室,每个人租的住房离公司只需五分钟步行,你们打不起出租车,会很穷,10个月后如果失败了,我们再各奔东西,如果没失败,我们就继续往前走,你们认真考虑三天,如果决定了告诉我。

他们这些人出去三分钟后回来了,告诉我:我们一起回家。所以我们这些人都一起回到了杭州。那真是不可想象的,当时互联网正热的时候,他们每个人拿两三万元的月薪都是很轻松的,他们都是高手。

离开北京前的最后一个晚上,马云和自己的团队聚在北京的一个小酒馆。那天下着很大的雪,众人边喝酒,边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因为谁都不知道选择这条路意味着什么,回到杭州继续创业又会发生什么。

回到杭州后,马云和自己的团队把一年的生活费留出来,其他的都放在桌子上,总共50万元,这笔钱省着用可以支撑团队用到1999年的10月。

尽管经历了两次的创业失败,在痛苦中离开北京回到杭州,然而,马云34岁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手握50万的创业资金,马云远赴美国寻找商机,当他坐在一家餐厅用餐时,脑子里苦思冥想未来公司的名字,他觉得互联网就像一座宝藏等待人们去发现去挖掘,而他的公司应该就是那个最早打开宝藏的人,想到此,灵光一现:阿里巴巴!自己理想中的公司不就像那个打开宝藏的青年阿里巴巴吗?于是一个响亮的名字就定下来了。

当马云兴冲冲去注册这个域名的时候,发现这个名字已经被一位加拿大人注册了,马云看看自己手里五十万人民币的启动资金,咬咬牙拿出了一万美金,换回了“alibaba.com”的域名。

刘强东

如果说1998年阿里巴巴最初的模样是湖畔花园风荷院16幢1单元202室那套房子,那北京中关村里一个租来的卖刻录机、光盘的小柜台就是京东最初样子。

那一年,刘强东24岁,比马云足足小10岁,十年后的2008年,34岁的刘强东也遭遇了创业挫折,与茅侃侃相同的是,这个坎来自于融资的压力,尽管不知道当时的刘强东有没有自杀的念头,但的确是一夜白了头。

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第一轮融资用光后的京东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此前,京东先后将融资来的投资数十亿元用于仓储物流的建设,如果无法持续拿到融资,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努力将化为乌有。而不巧的是因为金融危机,没有一个投资人愿意撒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

整个2008年,刘强东有半年时间都在跑着见投资人,最多一天见过5个,说同样的话,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样:走吧,走吧。当时的京东,拿不到任何钱,只能过桥贷款,每年利息是20%,相当于放高利贷。

不得已之下,刘强东向今日资本申请过桥贷款,那一年,今日资本给京东做了四五次的过桥贷款。

尽管资金压力非常大,但刘强东在面对员工时,总是热血沸腾地说:“钱马上要来了!”但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他又会一个人喝闷酒解压。回忆起34岁的危急时刻,刘强东说“骨子那种恐惧感,还有那种对兄弟们那种愧疚、羞愧,带来的痛苦可以说是无法言喻的。”

他已经想到了最坏的结果:如果2008年年底还不能把B轮融资敲定的话,京东的账面资金只够还完供应商的钱,再给员工发N+3的补偿——这意味着京东可能就要准备解散。

34岁对于刘强东是难忘的,他坦言:“创业这么多年,我只在那个时候长期失眠过,额头前的一撮头发直接一夜变白,因为我没有办法去面对员工的眼神,这是我对大家的责任,也是我最恐惧的。”

刘强东的白发

天无绝人之路,最终刘强东扛住了压力,2009年1月,京东获得了今日资本、雄牛资本及梁伯韬私人公司共计21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度过难关,起死回生。五年后,京东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接近260亿美元,成为当时中国仅次于腾讯、百度的第三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34岁的史玉柱、马云、刘强东面临着风光创业后的失败、连续创业的失败、扩张中融资的失败,然而,他们都坚持了下来,34岁的痛苦经历成为了他们日后成功后的谈资,也成为了创业路上挣扎着的创业者们的一碗鸡汤。

而34岁的茅侃侃自杀了,同茅侃侃一样没有跨过34岁坎的人更多,像去年传闻中华为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因为他们在跨越34岁这个坎时失败了,所以很少再会有人去关心他们的故事。

清明节,可能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令人感伤的一个节气。从古至今,不是“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就是“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总让人想起一个又一个的坎儿。

34岁遇到的坎,可能会是比较大的一个坎,但这个年纪也是最年富力强有能力渡劫之时。也许咬咬牙,又会创造一个新的创业鸡汤故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要发发网_我爱技术网 > 创业者34岁是个坎儿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