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转自笔记侠,作者牟小姝。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失败往往比成功来的更猛烈。
一、成功亦或失败,乃常态
创业,从来都是一条极具风险的路,失败一直都是悬在创业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很多人都说,一家公司的成功,抛开运气因素,至少有70%是因为创始人;而一家公司的失败,抛开运气因素,100%是因为创始人。
创始人于企业而言,关乎成败,关乎生死。
创始人是一个公司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的创立者、传承者、捍卫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创始人这个词,有着更加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当企业发展越来越清晰,创始人会慢慢发现,企业的发展方向、气质特点、优劣势和自己的价值观、性格、个人经历等等都有着最直接的关联。
而那些越是不为人知的、潜意识里的东西,越显得尤为重要。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创始人和企业之间,会表现出越来越鲜明的矛盾,这个矛盾就是“创始人的悖论”。
一方面,因为创始人与企业的密切关系,企业成长要求了创始人的成长和投入,创始人投入越多、成长越快,就越能推动企业的成长。
与此同时,因为创始人对企业的投入,也让企业几乎全方面的打上了创始人的“烙印”,创始人成为了企业运转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另一方面,由于长久处于系统核心,使得企业对于创始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从而导致了那些“外来人员”很难适应或挑战原系统。
企业一旦进入这样的运转状态,再加上创始人自身的成长停滞、自满、保守等一系列“创始人病症”,企业就很可能陷入危机之中。
实际上,每一个创始人都在倾力化解这一矛盾。但是,过程并不那么容易。
1999年,本·霍洛维茨与网景之父马克·安德森共同创立Loudcloud公司,后来转型为Opsware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的恶劣大环境下,他无数次带领公司起死回生,并最终成功以16亿美元的高价将公司出售给惠普。
多年以后,本·霍洛维茨在《创业维艰》的书中,用这样一句话总结了他的创业时光:“在担任CEO的8年多时间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的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残酷的市场环境,想要获得成功,创业者就必须要付出超出常人数倍的努力。
杰夫里·提蒙斯在其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中,这样定义创业:
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其中,所谓的运气、机遇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需要付出超出常人数倍的努力,通过试错获得的回报。
选择的创业,摆在创业者眼前的,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几率为10%的存活之路,还有一条,是将近90%的淘汰归途。
遗憾的是,他们根本没有通往存活之路的地图。他们能做的,就是在无数次的困境、挑战、失败中,悟出活法。
二、把常识当成敌人
威廉·布莱克说:“从来不知变通的人就像静止不动的河水,会让头脑生锈的。”
妨碍公司成长、发展的最大敌人就是“常识”。
一些企业,目标很小,不用太过努力就能达成。创始人也习惯延续以往的惯性发展企业。
但是,这个时候,竞争者也会很容易复制他的创意和想法,企业也会很快陷入艰难的竞争之中。
错就错在,创始人不知不觉把现有状态当作“常识”,因此无意识地设定一些条条框框,阻碍企业发展。
7-11便利店就是一个因质疑常识,不受常识束缚而获得成功的案例。
受受饮食文化常识的影响,超市认为关东煮这种热气腾腾的食品更适合冬天吃,而冰激凌更适合在炎热的夏季食用。
于是,天气一变暖,超市就会把关东煮从货架上撤下来;天气一变冷,就会缩小冰激凌的柜台。
但是,7-11便利店却反其道而行之。
即使在夏季,收银台旁边的显眼位置也醒目地摆放着关东煮;即使在冬季,冰激凌也仍旧占据着店里的绝佳位置。
这样做的结果是,不仅7-11便利店里的关东煮和冰淇淋卖得非常好。其他便利店也纷纷效仿7-11。
现在,在日本的便利店,这种商品设置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新“常识”。
但是,并不是每个创始人都敢带着企业去冒险。
著名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曾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创业者缺乏探索动力的原因:
一是渐进主义。
传统教育让我们相信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所以,人们都喜欢锦上添花,在已有的成绩上作些小的改良,而不愿意从头开始选择一个新的领域进行研究。
二是风险规避。
新事物必然带来更多的风险,成功后的回报却还不明朗,所以,不想冒险,只求安稳,这是大多数人都会有的想法,它同样阻止着探索的脚步。
三是自满。
这条主要针对社会精英,他们享有更多更好的资源,但是他们更加享受已有的一些成绩,满足当下的生活,许多精英不愿意面对充满挑战的领域。
四是“扁平化”。
当一些人有想法探索未知的时候,他会问自己,世界上聪明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只有我想到了这些?一定是我在哪个环节出错了。因为别人而怀疑自己,把自己扁平化,同样让自己止步不前。
对于一些创始人来说,不敢打破常识最主要的原因是“风险规避”。
因为企业的使命是营利,而企业的经营运作本来已经是一项高风险活动,所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创始人都需要尽量规避不必要的风险。
探索需要投入人力、财力、物力来支撑,而能不能成功却是未知的。
所以,大多数创始人不愿意盲目踏入探索未知的行列,他们更愿意做的是优化已有的产品或服务,以此来降低经营风险。
三、短视又缺乏创新,极易致命
再次翻看雅虎的案例会发现,短视对企业而言,可致命。
雅虎创造了对用户免费,通过广告盈利的模式,同时培育了用户订阅互联网新闻的习惯。它还影响了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中国早期的几大门户,都是直接搬运雅虎的模式。
在雅虎上市后的十年间,无疑是极度成功的,年营收最高达70亿美元,市值最高达到1250亿美元,长期稳居全球互联网龙头的位置。
但自2007年以后,雅虎年营收不增反降,长期徘徊在45亿到50亿美元之间。
2001-2012年期间,雅虎更换了7任CEO,其中还发生过创始人出局的情况。加之职业经理人短视,战略方向上一错再错,一手培养了竞争对手谷歌,也错过了Facebook的收购。
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雅虎丧失了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精神——创新。而当年雅虎错过的谷歌、Facebook和微软,如今都已发展成为互联网头部企业,雅虎的高开低走,令人唏嘘。
从雅虎的案例中,我们也观察到另外一个现象:从国外到国内,伟大的创业公司特别是科技公司,通常都是由创始人带领的。
比如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今日头条、美团……
马云在1999年创办了阿里巴巴,在他的带领下,阿里巴巴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张一鸣在2012年创办了字节跳动,在他的带领下,字节跳动拥有了跟BAT匹配的影响力。
对于企业而言,特别是对于科技企业而言,创始人带领企业的好处是,创始人可能不一定精通企业经营,但他们可能比任何一个人更了解产品和创新的重要性。
乔布斯回归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乔布斯重掌苹果时,当时的普遍观点认为,苹果正被“个人电脑经济”打败。
多数人认为:苹果应将硬件生产交给其他厂商,然后专注操作系统的开发。
当时,苹果 CEO 斯卡利对这种大多数意见深信不疑,也决定让更多厂家生产苹果电脑,希望这样可以让自己操作系统走入千家万户。
但乔布斯做的第一件事是反对。
分析师们都认为乔布斯疯了,因为他不仅没走平面化策略,反而走上极端垂直化道路。
甚至在原硬件和操作系统基础上,还增加了应用以及家喻户晓的产品 iPod,甚至还开设了零售店。
这件事也说明,创新其实也是企业最难建立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它本身概念就荒谬:绝大多数创新,在大众眼中都是愚蠢的,否则早就有人做了。
也正因为此,创新者会遇到比支持者多得多的质疑者。
今天回头看,任何一个企业面临困境时都希望让乔布斯这样的人来创造奇迹,但不要忘记,1996年回归的乔布斯,是作为被苹果以不到 5 亿美金收购的公司 NeXT computer 的创始人和 CEO的身份回归的。
当时的乔布斯,基本没有获得外界的支持,但他拥有的,是苹果创始人那种不顾外界质疑、勇敢创新的勇气。
创始人通常都会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公司,他们对公司的情感依赖,甚至超过经济依赖。
从公司成立第一天,创始人的目标就是去创造一些有意义的事。
2011年,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逝世,时任苹果公司副总裁蒂姆·库克临危受命,接替乔布斯成为苹果公司新的掌舵者。
后来的事实证明,库克并不是像乔布斯一样拥有极客精神的创新先驱。
他或许是一个很好的供应链掌控者,是一个能为股东和公司带来丰厚利润的CEO,但并不是一个可以开发出让世人为之惊艳产品的创新者。
可见,对于企业而言,创始人和创新,同等重要。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更新给企业带来了更多挑战。
硅谷创新大师史蒂夫·布兰克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校友日上,发表了关于创新的演讲。
在演讲中,史蒂夫·布兰克提到,当今创始人运营公司的时间正在变长。
过去,技术更替比较慢,创业公司每逢扩张或者上市,就随意解雇掉创始人,而聘请更有经验的、能围绕单一技术进行创新的新任CEO。
但是今天,这种情况变了,如今我们已经跟不上技术变革的速度,也很难有哪种硬件或者是软件技术能在某个领域称霸好几年。
这就意味着,当你的公司还没融到新一轮资金的时候,就又处在技术颠覆的威胁之中。
所以,史蒂夫·布兰克认为,今天的创业公司必须做到三件事:
第一是持续创新,因为你无法靠单一的创新立足。而最擅长持续创新的是创始人。
第二是延续创业文化,想要更长久地以创业公司的速度前行,公司必须要把创业文化延续很多年。最懂创业文化的也是创始人。
第三是勇气和想象力。挑战现有商业模式,挑战传统思维,有时意味着你要和自己的产品争夺市场,甚至将其淘汰,比如苹果公司从iPod到iPhone的持续创新。
史蒂夫·布兰克说,职业CEO擅长把现有生意做大,他们很难有这份勇气和想象力,但是创始人有。
如今,创始人对企业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对企业的情感依赖,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承受各种压力,突破层层阻碍,专注创新,并且愿意陪伴企业一路前行。
四、成功很难复制,但可以借鉴
1.宽容失败
能否理解并宽容失败,考验着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也考验着创始人心智。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创新都充满了未知风险和挑战,而失败有时就是通向成功的台阶。
创新并不奉行“成者王侯败者寇”的功利性逻辑,它需要“善败者不亡”的韧劲和“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智慧。
只要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失败就会变为成功的铺路石。
马萨诸塞大学商业领导学教授、著名演说家查尔斯·曼兹在15年前出版的这本《失败的力量》就是想告诉所有渴望获得成功的人们:
只有真正理解失败,甚至不断地经历失败,你才可能走向成功。
曼兹总结出了27条如何从失败中学习的行动指南,比如“接受现实”“放松情绪”“把握现在”等等。
但如果只总结一条,那就是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失败。
只有理解失败的心智变了,行动才会跟上,改变才会发生,才能更加勇敢地去拥抱未来和不确定性,进而能够创造未来,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2.善于反思
创始人往往会高估自己,把最后的成功当做自己的能力,把挫折和失败当成是客观因素。
史玉柱说,在最低谷的时候,反思相对要深刻很多。
反思的反面是骄傲自大和盲目行动、盲目对立。骄傲自大是以为自己永远正确,偏行己路,听不进任何不同意见。盲目行动和盲目对立是骄傲自大的结果。
人必定会犯错误,犯错误必定招致反对,甚至打击。
当然做正确的事情同样会招致反对,如果沟通处理不当,同样会招致打击。面对反对和打击,不做任何反省,固持己见,盲目反击,就会形成持续对立和对抗。
雨果曾说:“一个专心致志思索的人,并不是在虚度光阴。虽然有些劳动是有形的,但也有一种劳动是无形的。”
反思就是一种无形的劳动,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只在于认知的多少,而在于对以往经历的有效反思,在于从反思中获得的认知差。
认知力是认识自己、认知世界的能力。
99.9%的人无法客观的认知自己。如果一个人能够客观的认知自己的话,那他就离成功不远了。
3.找到不变的底层逻辑
在商业系统里的定位基本都是从底层逻辑为思考核心的。
我们熟知的腾讯,在早期,它的底层逻辑就是创造一个可以让人与人交流的软件。
从这个逻辑上确定的定位就是“连接”。连接人与人,连接人与物,连接物与物,连接世界就是从这个底层逻辑上生发出来的商业路径。
麦当劳的底层逻辑就是“快”,背后做的很多标准化、流程化都是围绕着“快”进行的;
苹果公司的底层逻辑就是“极致的人机交互体验”,所以苹果的产品设计都是“体验优先于性能”;
小米的底层逻辑就是“极致的效率和性价比”,这也是为什么雷军总是强调“硬件毛利不超过5%”;
……
可见,最关键的底层逻辑决定了公司未来的模样!
最后,我先说,别人的成功可以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希望,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优秀的成功经验,但是,要想取得成功,还要自己努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要发发网_我爱技术网 > 没病到一定程度,你千万别去创业
热门信息
阅读 (1650)
1 准备在杭州创业?这15家在杭投资机构不能错过阅读 (1593)
2 华人创业在硅谷:遭遇天花板 纷纷选择回国阅读 (1507)
3 2016校招Android开发,一个非重本应届生的坎坷求职路阅读 (1281)
4 中国互联网金融第一股:宜人贷在美纽交所上市阅读 (1257)
5 做老板最高境界:谋局者,越清闲越赚钱